從來沒有一個王朝如宋一般,讓人為它的斷壁殘垣惆悵惋惜,也被它的極致才情所折服。南宋于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杭州),八百年后的今天,我們可以用何種方式感受宋人的生活情志,體味那抹宋韻呢?2022年1月5日,50余名嘉賓走進“西溪文人薈”參加宋畫里的生活——風雅宋韻主題活動第一期“誰解杯中綠”?!拔飨娜怂C”是杭州西溪兩岸文化交流中心聯合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杭州傳媒品牌促進會打造的具有知識性、體驗性、展示性、互動性、儀式性的復合型文化活動品牌。以城市客廳·西溪兩岸為主要空間,結合不同的文化藝術形式進行衍生變化,開展人文雅集、藝術展覽、跨界沙龍、生活美學體驗、悅讀書享會等文化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主持嘉賓,杭州西溪兩岸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浙江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樓含松與分享嘉賓,杭州市城市品牌促進會副會長,南宋文化專家姜青青,杭州工匠中國紅曲酒及南宋酒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人江亮,亭市古陶瓷藝術館館長許廖華和分享者一起以隨談的形式,讀宋詞、賞宋畫、品宋酒、鑒酒器,體驗屬于這座城市的宋代雅韻記憶。 杭州這樣一座溫文爾雅的城市,在歷史上與“酒”建立了深厚的聯系。分享嘉賓姜老師和來賓品畫論道,分享宋人和酒的故事,宋代實行“榷酒”制度,即酒類專賣制度,酒曲和酒的生產專營專賣,而且這個制度一直落實到鄉村。杭州是“茶鄉”,也是“酒莊”,陸羽《茶經》誕生于此。杭城是朱肱《北山酒經》的出處,宋酒“藍橋風月”也在此書中有所記載。 雅集現場,杭州工匠江亮與大家分享了他與宋酒的淵源,介紹宋代酒的種類和歷史變遷。1997年時,他來到杭州想讓杭州人的胃通過“酒曲”,感知宋韻文化。自良渚文化開始的紅曲酒制造工藝,盛行于唐宋,但因朝代更迭、戰爭等歷史因素,中間發生了斷層,基于失傳,釀酒大師江亮用幾十年的挖掘、實踐,最終還原了南宋御酒制作工藝,對宋代名酒“藍橋風月”進行了復原性發掘,并將“藍橋風月”作為杭州宋酒酒業有限公司的品牌名稱推出,本場宋韻雅集的體驗產品“藍橋風月”酒也是由分享嘉賓杭州工匠江亮帶來的。
一壺好酒,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工藝、技術和科研成果,它與當地文化與氣候條件有關。在宋代,確定了中國傳統釀酒的器具和工藝。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酒曲”;不同的酒曲,可釀成不同功效的酒。宋有“梅花制曲”法,選用杭州、臨安、南京一帶的綠萼梅。因藥食同源的綠萼梅能釀出酒的香氣。梅花有苦味,如何去除苦味留住醇香,也便成了如今“藍橋風月”酒的專利工藝之一?!八{橋風月”酒香豐富,含有米香、曲香、花香、水香。這些香味貫徹整個品酒的過程,“藍橋風月”中蘊含“六香”,包括開瓶時的噴香、倒入杯中的溢香、浸入口中的醇香、酒入喉中的回香以及杯底留香和品酒后體香。酒香馥郁,這獨特的氣味隨酒入喉,令人愉悅。 宋酒的故事,宋酒的種類,盛裝宋酒的器皿都記錄著杭州人對宋酒,對宋文化的特殊情結。亭市古陶瓷藝術館館長許廖華帶著實物向大家介紹了宋代盛著酒的器皿,南宋時期,亭市古陶瓷藝術館的鎮館之寶“‘官’字韓瓶”,是許廖華沿著韓世忠的抗金之路一路尋找偶然得到的。瓶上邊刻有“官”字,是當時官方指定瓶窯的窯廠生產的,彌補了瓶窯制窯史上關于官方生產的空白。作為京畿地區的瓶窯,制陶業發展到了鼎盛。可惜原本燦爛的陶窯文化與歷史卻漸漸被時間塵封。
酒是一種載體,如果說宋酒文化在宋史的長河中只是宋韻文化的一層“皮”,那每天穿梭在“皇城根下”的我們在賦予這段歷史注解的時候,又該從何處尋“骨”呢?歷史文化的傳承需要一定的載體,我們在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杭城,品上一壺宋酒,摩挲著具有宋制韻味的瓶身,在找到宋韻文化的載體后,找尋文化傳播新思路,以實物形式傳播、發揚宋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