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重慶市農業委員會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重慶市農業委員會 | 發布文號 | 渝農發〔2017〕295號 |
---|---|---|---|
發布日期 | 2017-12-05 | 生效日期 | 2017-12-05 |
有效性狀態 | 廢止日期 | 暫無 | |
屬性 | 其他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s.aspx?topicId=704157&ci=501&psi=32 |
各區縣(自治縣)農委、畜牧獸醫局(中心)、質監局,萬盛經開區農林局、質監分局,兩江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檢驗檢疫局各分支機構,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7〕1號)和《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深化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質量興農,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認識農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農業標準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市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逐步健全農業標準體系,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實施示范,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全市累計制修訂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57項、地方標準353項,實施國家級農業標準化項目149個、市級農業標準化項目53個,建設“三園兩場”559個,“三品一標”有效期總量達到2724個,在規范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有力支撐了農業農村發展。但從我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安全消費需要來看,仍然存在農業生產經營集約化、組織化、規?;藴驶潭瓤傮w上不高,全鏈條農業標準體系不完善,農業標準化推廣力度不大,特別是特色農產品標準與市場需求結合不緊密,“三品一標”占農產品產量比重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各級農業、質檢部門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把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扎實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
二、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積極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持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加快標準提檔升級步伐,大力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深入推進質量、標準、品牌、效益一體化建設,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質量基礎。
到2020年底,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新型農業標準體系化基本健全。新增農業地方標準150項以上,培育發展農業團體標準30項以上,自我聲明公開農業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100項以上,品牌農產品先進標準全覆蓋,基本實現農產品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
――農業標準化示范帶動效應明顯增強。新實施國家級、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50個,新建“三園兩場”100個,新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4個、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3個、獸藥安全使用監管示范縣3個,新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0個、市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15個。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達到30%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全市有效期內的“三品一標”認證總規模穩定在3000個以上,“三品一標”產品產量或規模占全市農產品的30%以上。農產品質量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7%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健全完善農業標準化體系。圍繞全市優勢特色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實施“質量興農”先進標準專項,組織開展現行標準適應性研究和比對評估,加強國內外產品注冊準入及法規標準比較研究,淘汰、修訂落后農業標準,加快研制新興農業標準。瞄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需求,推動農業標準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實施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鼓勵我市骨干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制修訂,培育發展農產品團體標準;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創造性,制定嚴于國家、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實現一個品牌一套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規范或操作規程。
(二)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計劃和獸藥綜合治理五年行動,積極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堅持綠色生產理念,大力推廣質量控制技術,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區和農業“三區三園一體”整建制按標生產,提升農產品質量,增加農產品優質供給。鼓勵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大力支持發展農民合作組織,依法督促、指導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落實標準化主體責任,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生產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記錄,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標準入戶率達到90%以上。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訂單生產、委托生產,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標準化”等經營模式,帶動農產品走上綠色安全生產軌道。積極探索運用有機產品認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等服務進行精準扶貧。大力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性服務,完善機種機收、統防統治、烘干倉儲、檢驗檢測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建立公益性農技推廣與經營性技術服務相結合的農業標準化生產服務體系。
(三)積極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實施國家級、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開展“三園兩場”創建和特色農產品生產、畜禽屠宰加工標準化示范,引導各地集中一批優勢產業、規模較大、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基地整體推進標準化生產,打造標準化標桿示范企業。加快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良好農業規范示范區建設,鞏固現有國家級和市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成果,爭取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深入推進內外銷食品農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努力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抓好璧山、銅梁、梁平、忠縣等4個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試點創建,鞏固潼南、榮昌、墊江3個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擴大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范圍,抓好涪陵、江津、榮昌等3個市級獸藥安全使用監管示范縣的創建,努力打造標準化生產和全程監管的樣板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四)持續推進“三品一標”健康發展。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放在突出位置,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現代農業示范區、標準化示范基地生產的大宗農產品基本取得“無公害農產品”以上認證。引導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業以及市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一批有規模、有品牌、質量可追溯的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和有機農業示范基地,不斷提高“三品一標”的總量規模和質量水平。嚴格認證準入和證后監管,落實“三品”年檢、抽檢、市場監察等制度,完善市場退出機制,維護和提升品牌影響力、公信力。獲證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率先實現“三品一標”產品可追溯,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和綠色食品續展率達到70%以上。鼓勵企業開展有機產品認證及GAP認證再認證。鼓勵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農產品集散地設立“三品”、“有機”產品認證及GAP認證專銷網點,支持電商平臺建設,加大網絡營銷力度,提高市場占有率。政府采購的食用農產品應達到無公害農產品以上標準。
(五)不斷強化農業標準監管服務。強化主要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依法加強對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種子種苗標準、產品標識標注以及農業投入品特別是農(獸)藥殘留限量等標準實施的監督,依法加大對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農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主體的查處力度。加強統一規劃和政策引導,形成政府機構檢驗和社會中介檢驗、企業自檢相結合的多元化檢測體系。建立檢測設備和檢測結果信息共享機制,促進檢測資源優化整合,提高檢測設備利用率。農產品生產企業要根據市場準入要求和產品質量標準,依法開展或者委托質量檢測;農產品流通企業要開展快速檢測,把好質量關,確保群眾農產品消費安全。整合全市標準化信息資源,建立完善農業標準綜合數據庫,加強與重慶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的對接,拓寬農業標準化信息交流渠道,實現農業標準化信息、農產品安全信息和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等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農委、市質監局、重慶檢驗檢疫局牽頭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強農業標準化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深化農業標準化改革,深入實施“質量興農”先進標準專項和標準化試點示范,加強工作統籌和督促指導,確保各項工作舉措和要求落實到位。各區縣(自治縣)農委、質監局、重慶檢驗檢疫局各分支機構要研究制定本地區加強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認真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標準化法》等法律法規,組織實施農業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培育規范農業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加強標準宣貫培訓。組織開展農業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提升重點領域、重點產品標準化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區縣(自治縣)農委、質監局、重慶檢驗檢疫局各分支機構要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把農業標準化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將農業標準制修訂、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三園兩場”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出口食品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區創建列入財政資金支持范圍。完善“三品一標”補助政策,創新支持方式,發揮好財政資金對于農業標準化生產和“三品一標”發展的導向作用。財政扶持的農業“三區三園一體”項目和各類特色農產品基地等建設項目,要將農業標準化作為重要建設內容。鼓勵工商資本、民間資本等投入農業標準化建設,逐步構建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夯實基層基礎。加強農業科技支撐,支持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和技術機構開展農業標準和農產品檢測技術研發,開展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和成果轉化,提高農業標準技術水平。配齊配強農業標準化隊伍,培養一批既有標準化專業知識、又懂農業生產技術的標準化人才。鼓勵有關高等院校將農業標準納入專業課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示范區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每年應組織不少于2次標準化集中學習培訓,逐步提高農業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的標準化意識和生產管理水平,積極營造學標準、講標準、用標準的農業標準化社會氛圍。
重慶市農業委員會 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重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2017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