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中國認證認可協會(CCAA)第一屆認證技術交流研討會在泰安召開,中國認證認可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生飛出席會議并講話,在講話中他表達了如下觀點。 今天,認證認可行業第一次舉辦認證技術研討會。這是行業在國家轉型時期,認證認可為順應發展需求,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對認證認可本質的認識以及對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和研究。同時,這也標志著認證學科體系建設推進工作正式起步。 中國在從認證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在認證技術方面有所增強。那么,認證技術指的是什么,或者說認證技術的基礎是什么?這個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回答得出來,答案也可能有很多種。正是因為這樣,對認證技術的研究就顯得非常重要。對行業來說,推動認證技術發展,是建設認證強國的必然要求。 中國的認證證書發證量現在是全球第一,擁有強大的實踐基礎,現在又提出向建設認證強國邁進的戰略目標,我們首先要明白:認證強,關鍵是認證技術要強。 我們近一兩年大力發展行標,大概每年申報幾百項,但是真正批準立項的只有幾十項,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距?就是我們對這個標準立項的內容,也就是說對認證技術的認識還不到位。國家認監委這兩年正式發布的行業標準是個位數,為什么?這跟認證技術有非常重要的關系。大家的積極性有,但是怎么把這種積極性轉化成可操作性,確實需要研究。我幾乎每年都參加良好案例評議交流活動,但是在如何將交流成果提煉成認證技術并加以復制、推廣方面還有欠缺?,F在,我們的交流活動轉變為以認證技術為關注點,大家更多的應該從這些方面來研究。 行業現在有一種現象,那就是更多地直接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如果把認證技術的過程搞明白,結果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或者說會得出一種分析方法。 現在,我們提出認證要從跟跑向并跑再向領跑轉變,認證技術這個基礎就顯得非常重要。我認為,認證技術的基礎是合格評定工具箱系列標準,研究認證先要把這些基礎文件搞清楚,才能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實踐,有所轉化、有所提升。 我還要講的一個觀點是,開展技術認證研究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中國認證認可協會成立了認證人員能力評價中心,主要目的是整合行業資源,提升認證人員的能力建設,搭建認證認可學科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學評價體系,實現三個轉變。哪三個轉變呢?就是認證人員由原來的標準實踐型向學科體系轉變,人員注冊評價由注重資歷、經歷向注重能力轉變,評價方法由單一性向科學化轉變。 現在,我談一下個人對認證技術的看法。1979年,ISO出版了一本叫《認證的原則與實踐》的小冊子,核心內容是認證的八種形式,這就是認證的基礎理論。2010年,ISO又出了一本名為《合格評定建立信任》的書,這本書講到,所有合格評定技術都該遵守相同的基本方法,這叫合格評定技術,包括規范、評價、考核、同行評審、認可、報告、符合和證明、不符合項的解決、符合性聲明、符合性標志、監督等17項,這17項技術構成了認證技術體系。這兩本書對照著看,會發現認證技術轉變的整體脈絡。 無論如何轉變,在認證基礎技術沒有變化的時候,不能脫離認證技術談認證。我們要依靠行業力量來豐富和發展認證技術,加強對合格評定工具箱系列標準這個基礎理論的學習,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提煉,不斷搭建認證技術交流平臺,集中行業力量,推動認證技術向前發展。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