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不起眼,但又每天離不得。這就是“百味之首”——鹽。 2018年,食鹽業迎來鹽業體制改革兩年過渡期的后一個年頭。1月4日,新的《食鹽專營辦法》向公眾發布,明確“食鹽價格由經營者自主確定”“食鹽定點批發企業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銷售食鹽,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阻止或者限制”。實施了28年的《鹽業管理條例》同時宣告廢止。 鹽改縱深推進,將給食鹽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消費者又將得到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品種激增最貴食鹽一罐近30元 印象中,鹽總是被放置在超市最不起眼的貨架底部,價格便宜,也沒有多少品種可供選擇,包裝似乎都好多年沒變過。 不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最近在省內多家超市走訪調察,發現貨架上的包裝鹽,無論是品牌還是價格、包裝,都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1月18日,記者在位于武昌岳家嘴的麥德龍超市內看到,四層貨架擺放了8個品種的食鹽。罐裝的“莫頓”就有4種,占據了最醒目的上面兩層貨架,精美的包裝罐上印著“源自于美國的百年品牌”,價格從18.7元到27.81元不等,其中,最貴的是737克一罐的無碘海鹽。賣場人員介紹,“莫頓”從美國進口,由上海中鹽莫頓鹽業公司分裝。 湖北人所熟悉的由湖北鹽業集團公司經銷的“云鶴牌”食鹽有2款包裝,置于最下層貨架,其中350克一包的碘鹽1.5元,320克一包的低鈉鹽2.5元。其余兩種分別是:來自中鹽上海鹽業公司的中鹽牌碘鹽,500克一包,售價1.9元;來自廣東省鹽業集團的澳洲湖鹽雪晶鹽,250克一包,售價5.09元。 現場工作人員正忙著給云鶴碘鹽補貨。工作人員介紹,賣得最好的就是1.5元一包的云鶴牌普通碘鹽;莫頓鹽買的人比較少,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在嘗試這種高端鹽。 在沃爾瑪應城市城區店內,記者看到,多達10余個品種的食鹽擺滿了7層貨架,產品分別來自廣東、云南、福建和湖北四省的鹽業公司。價格最便宜的是1元一包的云南白象牌高原深井鹽,最貴的是15.8元的罐裝400克白象牌磨黑貢晶鹽,但銷量均不如本省品牌。家庭主婦龔女士說,還是應城產的云鶴鹽“品質好”。 省經信委輕紡處副處長陳萍說,外省鹽打自主品牌進入我省市場,這是去年鹽改后才有的現象,此前省內只能賣云鶴鹽。 紅利釋放改革讓鹽企煥發活力 超市貨架上的變化是靜悄悄的,行業震蕩卻是劇烈的,背后發力的是我國強力推行的“鹽改”。 2016年4月國務院印發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要求,從2017年1月1日起,放開食鹽出廠、批發和零售價格,取消食鹽定點企業只能銷售給指定批發企業的規定,允許生產企業進入流通和銷售領域,以自主品牌開展跨區域經營。 此舉打破了一直以來的各級鹽業公司在流通領域的獨家專營壁壘。2017年也因此被稱為鹽改元年,也是行業內公認的過渡之年、混戰之年、跑馬圈地之年。市場上,一家獨霸變成了“三國殺”。 “食鹽專營并沒有取消,只是將專營主體擴大了,新增主體包括全國99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和40家多品種鹽生產企業。”陳萍介紹,截至2017年底,已有84家外省食鹽批發企業及定點食鹽生產企業向湖北省經信委備案,其中二三十家已在湖北開展經營。 多年來牢牢把持市場的各地鹽業公司,開始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有的已出現嚴重虧損。而一直默默無聞的食鹽生產企業也正摩拳擦掌,沖向市場。 距離武漢僅100公里的應城,被譽為中國的膏都鹽海,多家制鹽企業扎堆于此。“如果不是鹽改,我們公司已經倒閉了。”在公司會議室里,久大(應城)鹽礦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明對記者說。2017年該公司實現利潤1000萬元,主要靠賣食鹽,占銷量的60%。而在2016年,該公司虧損達3000余萬元,食鹽銷量僅占10%。 借鹽改東風,省鹽業集團下屬的藍天鹽化推進混改,引入國企廣東鹽業集團(占股43%)和民企新都化工(占股8%),推進員工持股計劃,激發了企業活力,改制2年多來共贏利近4000萬元。 壁壘猶在跨省經營遭遇“彈簧門” 享受改革紅利的同時,食鹽生產企業也飽嘗沖破這一“計劃經濟最后壁壘”的無奈。 “這一年,酸甜苦辣很多。”李華明告訴記者,久大公司現在還有約7000噸食鹽被多個省份的鹽務部門查扣,查扣的理由多是“資質不符合規定”。就在2018年1月16日,該公司5噸食鹽在安徽省淮南市被當地鹽務局查扣。 在不少地方鹽務局并未如期撤銷的情況下,行政力量無疑在一些地區充當了傳統鹽業公司的保護傘,不遺余力抵制外省鹽業公司以及鹽廠的“入侵”。這種情況在去年上半年尤為突出。 而據了解,去年上半年省經信委接到外省食鹽經營者的查扣投訴也有數十起,經該委介入后,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我省三級鹽務執法機構撤并工作進入尾聲,保留行政定編的391人,將全部并入各地食藥監部門,鹽務局將成為歷史。 記者從多家食鹽生產企業獲悉,一些地方的縣市級鹽業公司甚至在新《食鹽專營辦法》出臺后,還向零售商戶發布《告知書》稱,當地具備食鹽批發許可資格的只有當地鹽業公司一家,以此抵制其他競爭者。 鹽業改革給行業帶來的另一個震蕩,就是食鹽生產企業價格戰已經打響。 位于云夢縣的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去年食鹽銷量45萬噸,與上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但利潤卻從2200萬元大幅降至1200萬元。該公司董事長張傳德說,“主要是鹽價大幅下降。”據介紹,普通碘鹽的出廠價格從2016年的近500元一噸,降至2017年的390元一噸。 價格驟降的背后,是食鹽產能的嚴重過剩。省經信委的數據表明,全國食鹽產能已達9000萬噸,而食鹽的實際消費量只有900萬噸左右。 “2017年是鹽改元年,就看誰跑得快,所以價格戰在所難免。”李華明對記者說。隨后,他又笑著向記者解釋:“這種價格戰,老百姓基本感受不到。畢竟,分解到一袋袋小包裝的食鹽價格太低,再怎么變,也形成不了沖擊。” 消費升級食鹽產品亟待走向品牌化 鹽業改革對于消費者來說,更直觀的感受還是選擇項明顯增多。除了品牌的多樣化,還有各式各樣的功能鹽。 1月22日,位于應城市長江埠鎮的中鹽長江鹽化有限公司,舉行竹鹽生產基地揭牌儀式。該公司董事長徐金貴介紹,竹鹽是將鹽裝入青竹中,以天然土封口,以松樹為燃料高溫煅燒提煉。這一產品今年將在湖北市場投放,價格是普通食鹽的數十倍。 由汪涵代言的益鹽堂廣告去年登陸央視一套,引發各界關注。這是全國首家食鹽生產企業在央視投放品牌廣告,益鹽堂系總部設在成都的上市公司云圖控股旗下企業。益鹽堂(應城)健康鹽制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學德稱,“在高端品種鹽領域,我們是行業領先者,去年高端鹽銷量占到了總銷量的10%。” 該公司旗下有7個品牌,開發單品達200多個。在該公司樣品陳列室,記者看到好多似曾相識又從未見過的新名字——燉煲鹽、紅燒鹽、雪花鹽、蔬果清洗鹽、無鉀低鈉鹽、BBQ燒烤鹽、涼拌鹽、天然鈣鹽,不由感嘆:以后的食神怕是要拿出一個架子存放食鹽了。“經過鹽改過渡期的價格競爭后,就是品牌競爭的階段。以后鹽和醬油等調味品一樣,將會出現幾個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全國性大品牌。”陳學德對食鹽生產企業品牌化如此預判。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