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專項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蘭州市商務局下發《開展全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排查整治及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督導檢查方案》(下稱《方案》)。市農業委員會、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藥局、市供銷社等七部門將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無論在何時都是民生領域的頭等大事。近年來,隨著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以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深入開展,城鎮食品安全形勢已經明顯好轉。但當前農村的食品安全現狀卻不容樂觀。
由于農民收入低、食品安全意識淡薄,加上監管力量薄弱,一些農村地區成了假冒偽劣食品的集散地、消費地,不少山寨食品、過期食品堂而皇之地涌進農村小賣部,有的甚至公然售賣假冒偽劣的食品。有關農村食品安全的報道也不斷見諸媒體,刺痛著公眾的神經。這些問題嚴重威脅著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食品安全,也侵蝕著農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因此,如何做好農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是我們必須嚴肅正視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農村不是食品安全的法外之地。切實做好農村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政府執法部門必須積極作為、持續發力。必須加快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與責任追究機制并得到有效的執行;農村地區的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需要盡快到位;相關執法部門之間需要盡快建立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面對這些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充實執法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對于在執法中發現的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依法給予嚴厲查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引導他們自覺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做到依法生產、誠信經營,加強對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規范生產流程,嚴格把控食品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中的質量安全。同時,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和手段,提高農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暢通農村群眾缺乏維權途徑,增強農村消費者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醒他們在購買食品時不能只圖便宜、不求質量、不講食品安全,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也要敢于站出來投訴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當然,在建立長效機制的同時,必要專項整治也必不可少,這也是為建立完善出長效機制夯實基礎。此次出臺的《方案》,以及七部門將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值得點贊,必將對保障農村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做好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量大、難度高,有關部門須強化“全鏈條”監管、層層落實責任,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出長效措施來加以強化,才能使問題食品在農村無處藏身,切實讓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