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5月20日訊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消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對鞏固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氣象部門預計,今年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強對流天氣偏多,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任務十分艱巨。今年,山東著力穩面積、穩政策、穩產量,確保2019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當前,山東糧食總產已連續5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但糧食生產出現滑坡的風險依然存在,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多年豐收造成一些地方放松糧食生產的傾向有所抬頭,近年來自然災害不確定性增加等,都對糧食安全構成較大威脅。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把穩住糧食生產作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堅持“穩字當頭”,著力穩面積、穩政策、穩產量,確保2019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切實穩定糧食面積。要突出抓好小麥生產,確保小麥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以上,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搞好訂單生產,提高口糧供給質量和種糧效益。要穩定玉米生產,確保玉米面積穩定在2018年的水平,不斷擴大優質專用玉米、鮮食玉米、飼用玉米種植規模。扎實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擴大優質高蛋白大豆種植面積,力爭比上年增加50萬畝。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等作物,增加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供給。鞏固“大棚房”問題清理整治成果,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018年水平。
加快“兩區”劃定和建設。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做到“兩區”地塊數據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到村到戶。加強“兩區”建設,把“兩區”作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安排的重點領域,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兩區”內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體提升“兩區”綜合生產能力。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集中力量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確保2019年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480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77萬畝約束性任務。修編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布局,優先在“兩區”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支持貧困地區建設高標準農田。建立健全“定期調度、分析研判、通報約談、獎優罰劣”的任務落實機制,強化農田建設全程監管,加快建立綜合監管平臺,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監管評價,監管評價結果與任務資金安排掛鉤。增加地方財政投入、整合其他涉農資金、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投資等,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針對土壤障礙因素,通過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使用土壤調理劑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耕地基礎地力。
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以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三區”建設為重點,在34個糧食主產縣整建制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先進機械等現代化節水、節肥、節藥新機具、新設備,有效減少淡水、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力推行全程社會化服務,加快實現糧食生產良種化、標準化、綠色化、機械化和服務全程社會化“五化”目標,示范帶動全省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發展。認真落實《關于建立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產研推一體化工作機制的通知》(魯農種植字〔2019〕5號),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聯合開展糧油作物產研推一體化工作機制建設,強化糧食生產技術支撐。
推動“兩全兩高”農機化發展。全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突出補優補綠補新導向,將購置補貼向農民急需、產業急用的農機傾斜,引導農機研發力量聚焦薄弱環節攻關突破。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重點推動籽粒玉米直收等發展,加快高效植保、產地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與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集成配套。組織發布作物品種、種植制度、經營規模、裝備技術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區域性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抓好農業防災減災。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和“減災就是增產”的理念。針對今年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的情況,加強災情監測預警,密切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研判災害發生趨勢,特別是關注厄爾尼諾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及早制定應對預案,重點做好防汛抗旱防臺風各項準備。要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病蟲發生動態,及時發布病蟲信息,分區域分作物制定防控技術方案;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搞好地區間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實現“蟲口奪糧”。
加強市場信息引導和農資監管。組織開展糧食市場生產成本收益、購銷價格等信息監測預警,加強形勢預判,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和糧食銷售,獲得更好種糧收益。搞好農資儲備和調劑調運,滿足農業生產需要。發揮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作用,會同市場、公安等部門,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破壞市場秩序、侵害農民利益等違法行為。
落實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促進優質優價。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掛鉤,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落實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補助政策,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開展生態復合種植。落實農業保險政策,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扶持和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通過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形式,推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生產。
強化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充分發揮糧食安全責任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會同發展改革委、糧食局等部門,對設區市人民政府糧食安全責任落實情況開展考核,強化對穩住糧食生產的硬約束。糧食主產區要發揮資源優勢,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多作貢獻。糧食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要制定扶持政策,落實各項措施,穩定和提高區域內糧食自給水平。注重考核結果運用,鼓勵先進、鞭策后進,激發各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內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