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打不過我吧?沒有辦法我就是這么強大。”這兩天,這首抖音神曲應了不少人的心境。
前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名為《我一個世界五百強做食品的,被抖音賣烤蝦的騙了》的文章刷屏,“怎么說呢,似曾相識。”有網友評論。
昨日,抖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應:“廣告主已經對消費者退款,平臺也在與用戶積極溝通賠償問題。平臺已第一時間下架涉嫌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廣告,并暫??疚r類商品廣告上線,對此次違規的商家進行清退處理。”
短視頻平臺的線上帶貨能力從未讓人失望。此次事件一出,有人開始關心:“帶貨小能手們,帶的都是啥貨???”一時間,無數人在各大論壇、微博、公眾號留言中,吐槽自己相似的經歷。短視頻平臺對商戶沒有監管嗎?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呢?
付了錢貨跑了,想退貨商家消失了 短視頻平臺購物問題多多
簡單說下事情經過:一位在500強企業做食品的職場女性,深夜被短視頻平臺上一條大媽吃烤蝦的視頻所吸引,消費后才發現自己購入的是三無產品。
發現被騙后,她試圖退貨。然而她在短視頻平臺上找不到自己的訂單信息,唯一能證實她確實買過烤蝦的,只有一條發貨提醒短信。更神奇的是,收到貨后不久,她又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同一個大媽吃烤蝦的視頻。只是這一次,她代言的是另一個商家。
記者在百度貼吧、知乎上發現,有著相同遭遇的網友還挺多,而且不只是一家短視頻平臺。他們有的“通過短視頻平臺加了賣家微信,收到貨后發現被騙了,現在找不到賣家了”,有的“在短視頻平臺一家賣手串的買了手串,58元,買到后發現是塑料的。找賣家,他根本不理我了”,有的“買櫻桃,付了錢,半個月過去了,貨不知道跑去哪了,店鋪找不到了”……
記者總結了下,消費者在短視頻平臺購買時遇到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買到的商品與展示商品嚴重不符;一類是貨到付款,貨到了錢付了,看到貨懵了,還無處退;一類是通過視頻加了微信,付了錢后商家跑了。大家反映的維權障礙也很一致:聯系商家,不理。
貨到付款有沒有辦法避免風險?有網友支招:“先開箱驗貨,發現貨不對就拒絕接收。如果收到快遞也付了錢才發現商品不對,立馬給快遞公司打電話投訴,快遞公司會受理。如快遞公司也不受理,就直接報警,讓快遞公司退回快遞費。”
短視頻、社交平臺成“二類電商” 誕生全網斷貨的現象級爆款
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出現,催生出了不少新的職業。視頻達人、網紅主播、微商,甚至務農的大伯大媽,都有可能成為帶貨能力超強的網紅。
比如,小豬佩奇就可以說是抖音涉足電商的現象級案例。有人說,從兒童周邊到全網斷貨的現象級爆款,中間只隔了一個抖音的距離。
這些平臺,因為開啟了商品買賣服務,又被稱作“二類電商”。
簡單點說,主流的電商平臺如阿里系和京東等是一類電商,而在手機百度、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信息流移動平臺上,依靠流量廣告做單品銷售的商家則為二類電商。二類電商中,從商家選品到買家收貨的交易過程很短,并且,交易方式有線上和貨到付款多種(多為貨到付款)。
那么,這些平臺是如何管理商戶的呢?
記者在一家短視頻平臺上刷到一家賣內衣的店,銷售方式與大蝦相似,通過視頻上的鏈接進入一個電商平臺,商品詳情中寫著:“第一次網購?沒網銀?怕被騙?試試貨到付款”。
6件東西(3件內衣加3條內褲)138元還全國包郵,按店鋪的說法,可以先驗貨再付錢。填寫快遞地址后,就可以等待收貨了。而店鋪上也明確寫出了商家的聯系方式、售后服務流程以及店鋪營業執照,電話可撥通。
據了解,抖音上大多數商戶用的是字節跳動的“魯班系統”。魯班系統是字節跳動旗下的電商廣告管理后臺,其入駐須知中明確規定,需要提供公司營業執照、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目前魯班后臺只支持貨到付款這一種支付模式。
如果要向平臺舉報、索賠,也有途徑。在抖音“設置”一欄,記者找到了“反饋與幫助”通道,其中就包括“舉報”。
抖音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通過抖音廣告下單購買商品,如有問題,可以撥打維權電話400-6455-566,或發送郵件至ecservice@bytedance.com。
專家觀點 商家欺詐消費者 平臺負管理或連帶責任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艷東表示,貨到付款的方式本身不存在問題。付錢拿到貨之后發現貨有問題找不到商家,是平臺對商家管理存在問題,與貨到付款方式本身無關。
在他看來,一些短視頻應用平臺,如果開通了商品買賣業務,平臺應依照《電子商務法》的要求,做好商家的資質資格審核,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記錄、保存平臺上發布的商品和服務信息等,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對于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特別是有關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平臺應做到及時反映,及時處理。對存在欺騙行為的商家,平臺應采取責令改正、賠償、關閉營業等措施。
“新興的電商平臺,無論是社交電商還是短視頻電商,雖然其開展經營活動的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應當受到《電子商務法》的約束。”高艷東說。
如果購買商品發現被騙,消費者都有什么樣的途徑可以維權?高艷東表示:“第一,消費者可直接與商家聯系,要求退貨退款,如商家存在欺詐行為,可要求價款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第二,消費者可告知平臺該商家的欺詐行為,由平臺采取必要措施,如平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擔連帶責任。第三,依法提起民事訴訟。”
高艷東認為,平臺的連帶責任以其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為前提。若平臺事先不知情或不應當知情,消費者不能向平臺索要賠償。消費者可直接與商家聯系,要求退貨退款以及懲罰性賠償,也可依法提起民事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