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一組數據:去年,出口蔬菜類產品23.75萬噸,交易金額實現2.11億美元。而據牡丹江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市出口蔬菜18.52萬噸,交易金額實現1.33億美元,分別占到全省的78%和63%。
牡丹江市的蔬菜出口為什么能獨步全???這些蔬菜出口到哪些國家和地區?蔬菜出口又給該市經濟帶來哪些收益?日前,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該市一探究竟。
面積大技術高基礎扎實
記者最先前往的是蔬菜種植面積和出口數量在牡丹江首屈一指的寧安市。
在牡丹江通往寧安的G11國道兩側,星羅棋布的蔬菜大棚和溫室不時映入眼簾,即使是旱田也并沒有簡單地種上玉米、黃豆等糧食作物,而是在壟上覆上塑料薄膜栽種下香瓜、西瓜等經濟作物。
寧安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主任付文軍告訴記者,G11沿線一直到鏡泊湖景區是寧安市的蔬菜基地“一帶四區多園”布局中近百公里的示范帶,“四區”則指寧安、蘭崗、東京城、馬河等四個鄉鎮為重點的蔬菜主產區,“多園”是分布在各重點區域的多個示范產業園。
約半個小時車程后,記者來到了坐落在牡丹江沿岸的寧安市寧安鎮興盛村。村前村后的溫室、大棚一棟挨著一棟,其內,黃瓜、茄子、辣椒等秧苗長勢喜人,有的已經果實累累即將進入收獲期。在菜農方登利家的一個約1000平方米的大棚內,彩椒秧已長到1米高左右,上面已經結出了很多最大有半拳的甜椒。據介紹,這些彩椒主要供出口俄羅斯市場的。一般情況下,這棟大棚能產生3萬元左右的毛收入,除去1萬元左右的成本,能凈賺2萬元左右。
村會計陶秀文告訴記者,全村有400戶1410口人,而耕地只有2003畝,人均耕地不到2畝。因為人均耕地少、緊鄰牡丹江有豐富的水源、位于市郊便于銷售,所以興盛村的村民很早就開始種菜且每家都種。目前,全村共有溫室和大棚2500棟左右。村里菜農種菜的技術水平都很高,大都因種菜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很多都到別的村去包地種菜。村民到外村承包下來種菜的土地大概有1000畝。
牡丹江市商務局副局長盧元剛告訴記者,在市委市政府多年的政策扶持下,現在,全市蔬菜種植面積59.7萬畝,蔬菜總產量188.97萬噸,除去損失,商品量可達到150萬噸。巨大的產量和豐富的品種,為蔬菜出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出口的蔬菜品種有西紅柿、彩椒、紅丁蘿卜、甘藍和圓蔥等20多種,其中,棚室西紅柿、棚室彩椒、露地圓蔥和露地土豆出口量較大,分別占出口總量的65%、5%、10%和10%。至去年底,全市出口農業基地面積達到39萬畝,其中連片專業化蔬菜種植出口基地9處。
龍頭大企業多貨暢其流
記者注意到,與其它地方的很多村莊不同的是,興盛村幾乎每家村民庭院上方都有用彩鋼板或塑料板搭成的遮雨棚。這些棚室并不是用于存放雜物的,而是用來揀選和臨時儲存蔬菜的。正是在這些棚室里,經過揀選的蔬菜被前來采購的商販運往源豐對俄國際物流園區。
位于寧安市西出城口的源豐對俄國際物流園區是該市最大的果蔬集散地,很多地產蔬菜便是在這里裝車運往國外的。
在源豐物流園寬大的果蔬庫里,圓蔥、土豆和甘藍等蔬菜及葡萄、梨等水果已被打包、裝箱等待裝車,一臺臺集裝箱貨車停在一旁。園區后勤部經理李連玉告訴記者,這些蔬菜和水果一般是下午裝車、半夜起運、次日早上通過海關、中午或下午就能到達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菜市場。由于園區內設有海關和檢疫部門的窗口,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報關、封簽、結算、通關、貨物代理一站式服務,免去了在口岸再開箱檢驗的麻煩,大大地節省了時間。自2011年5月投用以來,源豐蔬果出口量和貿易額便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長。僅去年,寧安市通過源豐出口的蔬果達到8.6萬噸,貿易額達9720萬美元。
據介紹,在牡丹江市,像源豐這樣從事蔬菜出口的大型企業還有很多,諸如牡達、北味、雨潤、天翼、藍洋等。據統計,至目前,該市共有492家從事蔬菜出口的企業,另有26家從事果蔬加工的企業。這些企業在蔬菜出口方面起到非常強的引領作用。僅去年,該市主要進出口企業銷售收入為41.6億元;總體利稅為4.2億元;利潤率為32.28%;總資產為128.42億元;年均出口額15億元,占全市蔬菜產業出口的83.2%,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15個百分點。
而牡丹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連續40年持續增收、連續16年領跑全省。蔬菜種植和出口在農民增收致富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環境優位置好占盡先機
離開源豐物流園,記者沿著蔬菜出口的運輸路徑趕赴東寧市。火車穿過了一個又一個隧道,汽車在山間谷地里蜿蜒前行。牡丹江市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牡丹江確實多山,而牡丹江的優勢在山、潛力在水,歸結為兩個字就是“生態”,這種稀缺資源是發展綠色出口蔬菜生產的最大優勢,全市森林覆蓋率62.3%,空氣質量好,負氧離子含量高。境內的牡丹江、綏芬河、穆棱河三大水系水質都在國家一級以上。牡丹江市的耕地分布于山間盆地和山谷丘陵地帶。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達到2%~3%,高于全國1.4%~1.59%的平均水平。
記者又到達了采訪的最終目的地、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稱的東寧市。臨近傍晚,東寧公路口岸已經關閉,但在離口岸不遠的天翼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庫房里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五六名裝卸工人正在往一輛大型集裝箱貨車上填裝一袋袋圓蔥。幾輛已經裝滿果蔬的集裝箱式貨車停在旁邊。第二天早上,這些貨車便將啟程通過口岸前往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烏蘇里斯克等城市。
包括東寧公路口岸在內,牡丹江擁有綏芬河鐵路、公路口岸和牡丹江航空港共4個國家一類口岸,是東北亞陸海聯運大通道和歐亞大陸橋重要節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牡丹江市的蔬菜出口占盡了先機。
在采訪過程中,牡丹江市商務局統計出來的全市蔬菜出口最新數據新鮮出爐:今年1至4月末,全市對俄出口蔬菜6.76萬噸3.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和9.4%;出口對象也由俄羅斯一家獨大向韓國、日本和東盟諸國多點開花狀態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