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行業很大,大到歷史上下兩千年,大到品種橫跨“食”與“藥”,大到名聲已是家喻戶曉。阿膠行業也很小,小到連同藥用產品在內,產值只有幾百個億,還不到食品行業中一個偏小的保健食品品類的1/10;小到生產企業高度集中在山東等少數地區;小到只有兩三個知名品牌。阿膠現實的“小”還沒有匹配其應有的“大”,原因主要在于“造假”。
分析阿膠行業的造假行為:一是沒有完整的生產標準。阿膠作為藥品使用,在藥典中是有相關標準規定,但是作為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食品里含有多少阿膠,也是由企業自己說了算,這樣就會出現產品的瑕疵;二是技術方面的疏漏和短板,導致一些企業對生產工藝把控不嚴,產生了原料污染,致使產品檢測出了問題;三是惡意牟利,有意違法。而除了第三種情況外,多數的“造假”應該是企業無意而為之。雖然客觀上都是有“假”的問題產品,但是絕大多數的“造假”企業都是愿意遵紀守法的企業。在近千家阿膠及制品企業中,真正違法造假的企業只占極少的份額。一旦有了健康的生存環境、一旦行業整體做大,眾多阿膠生產企業都會是凝聚正能量的源頭。所以,行業應該團結起來,樹立共生意識,在配合監管部門“打假”的同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整個阿膠行業做大、做強上。
有史可鑒,中國的保健食品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也一度假冒偽劣產品盛行,比如,用一只王八和幾大鍋開水造出鱉精、抗疲勞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偉哥成分、減肥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西布曲明成分等,一度造成了保健食品市場業績嚴重下滑。在這一階段,監管部門在嚴厲整治行業造假的同時,出臺調整法律法規、監管規則、保健食品功能聲稱等舉措,行業也開始整體謀求規范。而今,保健食品市場業績穩步提升,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保健食品行業已經走向謀求營銷規范發展這一更高層面的訴求。
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無疑值得阿膠行業借鑒。嚴厲“打假”是必須的作為,但“打假”只是維持行業生存的一個基礎動作。專注“打假”不應成為阻滯行業發展的一道坎。走出對行業低端問題的糾結,跨上一個高水平競爭的臺階,調動積極因素,實現行業整體優化。如此這般,在行業壯大的背景下,造假問題自然就少了。
據了解,自今年2月下旬起,全國阿膠最主要產地之一——山東省東阿縣,開始實施史上最嚴阿膠和阿膠糕行業團體標準。這個團體標準不但涉及阿膠真不真,還涉及阿膠含量足不足等問題,實施目的是規范阿膠市場,促進阿膠行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個好的范例,也是一個好的兆頭,但這還遠遠不夠。阿膠行業需要的是整體的升級,那就是:政府部門牽頭,制定出適合行業的標準和政策,告訴企業,什么是真正合格的阿膠產品;龍頭企業出手,號召行業聯合起來,一方面,生產高品質的阿膠產品,一方面,告訴消費者如何選擇好的阿膠;專家和媒體發聲,除了曝光問題之外,把更多阿膠產品的益處、更多阿膠企業的作為、更多阿膠行業的正能量傳遞給公眾。一旦監管者盡責、企業盡心、行業盡力,相信阿膠行業就會形成“共治、共享、共贏”的良好局面,阿膠市場就會出現真正的繁榮。繁榮的市場中,滋生不法企業和偽劣產品的土壤必然會枯竭。
健康產業的紅利和消費者的需求就在眼前,阿膠行業應當盡快團結起來,邁過“打假”這道坎,走上升級發展之路。
阿膠行業的風云變幻,中國食品報三膠報道組一直在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