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3日訊 由國務院食安辦指導,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分論壇——“科技創新助力食品安全”6月23日上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旺旺集團品質中心余惠民副總處長在論壇上表示,在打造食品安全方面,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相關平臺的建設,其目的不在于實現了怎樣的一種管理工具,而在于如何通過這個工具來發現工作中的不足。換言之,科技的創新重點是在于如何通過經驗和技術來去做到風險預防,從食品安全的角度去做到防范。
以下為發言全文:
主持人以及在座各位嘉賓、觀眾大家好,我是旺旺集團品質中心副總處長余惠民。今天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交流,很湊巧的是,我的名字跟光明的質量總監王惠銘除了姓不一樣,名字讀起來很相似——惠民(惠銘),兩大集團有兩個“惠民”在,大家可以看到,在質量上是很有保證的。其實,就科技創新而言,我們集團這方面壓力更大,因為旺旺在國內食品行業來講,牽涉領域非常多的,不光是乳制品、飲料、休閑食品,基本上所有的食品領域都牽涉,所以我們面臨到更多原料端的管理,以及中間對于各種不同的產品的制成管控,跟后端的銷售環節。在運用科技上,我相信集團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打造了很完善的前端供應商,比如IPQC的模塊、QM的模塊,以及貨端的CRM的系統等等。我個人認為,這些都只是一個工具而已,重點是在于經營管理者如何透過這些工具找到我們要管理的模塊跟數據,因為這些工具重點是“提供”,這個數據背后的意義是讓管理者能夠發現工作中的不足。
所以說我們這幾年從風險角度的觀念里面,一直在分析這些數據,包括剛剛胡小松教授講的,中國十分重視源頭端農產品的重金屬污染。在過程管控當中,這幾年,尤其是美國FDA經常到外銷工廠去做稽核,在稽核過程當中非常重視從風險的角度來去看管理等等。所以,我們這幾年從風險角度,在數據部分抓了很多比較實際性,可以應用的,而且從預先的角度知道我們怎么去防控的方式方法等。所以,我認為科技的創新重點在于如何透過大家的經驗跟技術去做到風險預防,從食安安全的角度去做到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