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開展之際,上海檢察機關近日出臺《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專項活動實施方案》,并通過分析通報食品、藥品刑事案件、檢察建議新聞發布等,警示社會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
新出臺的《上海市檢察機關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專項活動實施方案》,制定了包括“加強案件辦理,保持嚴打力度”“拓寬監督線索,深入開展訴訟監督活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跨區域檢察協作”“充分發揮檢察建議作用”等10項工作措施,要求全市檢察機關繼續加大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和法律監督力度。
在集中管轄跨地區重大食藥品安全安全案件的上海檢察三分院,自2015年度至2019年6月,共計受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78件211人6單位,立案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3起,其中包括11.25日本牛肉案,假冒嬰兒奶粉案,法欣面包案,特大走私疫區冷凍肉制品案、劣質大米冒充品牌大米案等案件。被告人石某某在沒有任何生產、經營食品、藥品資質的情況下,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大量采購原料不明的阿膠裸片,安排他人切割、塑封,冒用“東阿阿膠”品牌以及“OTC”標志進行包裝生產、銷售。經查,涉案阿膠均系假藥,金額達132萬余元。經該院提起公訴,今年5月20日法院作出宣判,采納檢察機關全部指控意見,以生產、銷售假藥罪判處被告人石某某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250萬元。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該院還對石某某等十人生產、銷售假藥案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十被告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發布警示公告并賠禮道歉。目前公益訴訟案因石某某刑事案件上訴已中止審理,待刑事案件生效后再繼續開庭審理。
自去年1月上海實施全市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由上海鐵檢院集中管轄以來,圍繞集中管轄工作要求,探索專業化辦案模式,構建工作機制,該院共批準逮捕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173件255人,提起公訴186件242人,已判決171件211人。針對此類案件呈現新型化、多樣化和犯罪行為呈組織化、鏈條化、跨區域化趨勢,該院結合辦案制發檢察建議,擴大辦案效果。在辦理陳某某銷售偽劣種子案中,該院發現由于某種子研究所和其下屬種子公司存在管理不規范、內控體系不健全、監管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從而使得其內部研究人員、銷售人員有機會利用其單位聲望及員工身份騙取種植戶的信任,導致種植戶遭受重大損失。該院在制發檢察建議同時進行公開宣告,建議其加強公司管理、完善財務制度、強化內部監督,防止偽劣種子流至種植戶手中。被建議單位派員參加宣告會后高度重視,迅速對檢察建議中反映的問題整改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