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進口商通過官方微博自曝檢出塑化劑,一款網紅嬰幼兒輔食品牌“拉杜藍喬”被電商平臺下架,引起巨大關注。
7月16日,法國核桃油品牌拉杜藍喬國內進口商千麥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麥實業)通過微博發布聲明,稱公司代理的拉杜藍喬產品存在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成分殘留,要求各渠道商暫停銷售,并對特定批次產品發布召回方案。但16日下午,拉杜藍喬法國生產商則委托律師發布聲明稱,千麥實業發布的聲明嚴重不實,產品完全符合中國和法國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即為日常所說的塑化劑。如千麥實業所說為真,那為什么嬰幼兒輔食品牌中會出現塑化劑?
檢測機構:對送檢產品負責
拉杜藍喬產品主要為嬰幼兒輔食用油脂,主要是“DHA核桃油”。據千麥實業的說法,公司針對5個批次產品進行排查,結果為2個批次超標。剩余3個批次存在殘留,但在原衛生部文件限定范圍內。
7月16日下午,拉杜藍喬法國生產商委托律師發布聲明后,被委托律師還向媒體表示,生產商后續將提供產品在法國和中國的檢測報告。
據媒體早前報道,拉杜藍喬送檢產品檢測報告由華策檢測出具。
7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了該檢測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她表示:“我們的檢測結果對送檢產品負責。”對于最終檢測出的產品是否存在塑化劑超標情況時,該人士稱:“要看不同的產品的標準的具體制定情況。”
為什么食品中會出現塑化劑殘留?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家委員阮光峰介紹,塑化劑是用于塑料中的一種成分,能夠讓塑料柔韌性更好,增加可塑性。
“在食品的制作、供應過程中,很可能會被塑化劑污染,因為塑料產品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食品加工中也不可能避免用到塑料。比如輸送帶、罐蓋、儲存食物的軟管、手套、包裝或儲存過程中的塑料袋等等,都可能接觸到塑化劑。”阮光峰稱,“前幾年出現了白酒中檢測出塑化劑的情況,后來查了半天,發現可能是因為塑料管道遷移(造成)的塑化劑(污染)。所以此事件的嬰兒輔食中發現塑化劑,很大可能是在生產、運輸過程中接觸到的。”
專家:涉事產品沒有安全危險
根據相關規定,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DEHP(塑化劑的一種,本事件涉及的塑化劑即DEHP)最大殘留為1.5mg/kg,而千麥實業產品中最大塑化劑含量為1.9mg/kg。
不過,有觀點表示,1.5mg/kg這個標準實則僅用于排查違法添加行為,當發現食品中含量超過1.5mg/kg時需要溯源,找出含量過高的原因,以此排除違法添加行為。
該說法也得到了阮光峰的認可。“從現在的數據來看,檢出DEHP 最大含量為1.9毫克/公斤。而按國際‘容許攝入量’來計算,每天每公斤體重能容許攝入0.02毫克。按8公斤(6月齡的孩子體重)測算,大約相當于孩子每天吃85毫升油,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每次就吃幾滴而已,因此,安全危險是沒有的。”阮光峰表示。
千麥實業的聲明也稱,公司確認部分拉杜藍喬產品存在DEHP超過1.5mg/kg這一風險排查限定值,但現有證據依然表明產品無任何安全風險。“我們產品中DEHP 最大含量在1.9mg/kg,依照5kg嬰兒體重需要每天攝入142毫升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通常5kg嬰兒一天攝入量不超過1毫升(20滴),未達到建議值的1%。”
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介入此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