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5月27日電 記者調查:人造肉離我們有多遠?——探訪美國人造海鮮企業
最近,“人造肉”這一新鮮概念引起公眾關注。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人造肉漢堡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與定制癌癥疫苗、核能新浪潮、靈巧機器人等并列。
人造肉到底是什么?口味如何?是否安全?未來能否成為傳統肉類替代品?新華社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了美國一家名為“無鰭食物(Finless Foods)”的人造海鮮公司,一探究竟。
這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埃默里維爾市的公司創立于2016年6月,致力于利用生物技術研發人造海鮮,目前已吸引投資400萬美元。公司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共設有4個細胞生物實驗室。
記者在總部的細胞生物實驗室看到,這里配備了空氣過濾設施、細胞計算機、細胞分子儀、生物分析儀等精密儀器。
人造肉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大豆蛋白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富含大量蛋白質和少量脂肪,在素食主義者中十分流行。另一類是利用動物干細胞和生物技術制造的人造肉,研究人員用氨基酸、糖、油脂等物質在器皿中培養干細胞,讓它慢慢“長大”,其外觀、口感類似于傳統肉類。
“無鰭食物”目前主要做人造藍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被認為是制作壽司和生魚片的頂級食材,但是由于生長緩慢及過度捕撈,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進入瀕危物種名錄。
公司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塞爾登告訴記者,實現藍鰭金槍魚的實驗室培養,不僅能保護海洋生態,減少能耗,還能避免人體吸收魚類在海洋環境中體內所產生的水銀、塑膠、生長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質。此外,實驗室合成遠快于魚類生長周期,藍鰭金槍魚在海洋的生長周期大約是3年,但在實驗室內魚肉細胞數量每24小時就能增加一倍。
科研人員介紹了人造海鮮合成的大致過程:先是通過過濾和篩選,從一塊活魚肉中提取魚肉細胞;然后在實驗室培養,實現細胞分裂,變成魚醬;之后再加入酶,提供細胞生長所需的糖、鹽、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并通過調整氣壓、酸堿度等模擬魚體內生長環境,使細胞最終“長成”魚肉。
塞爾登表示,人造海鮮口味與真海鮮無異,目前最大障礙是成本過于高昂。實驗室培養的第一塊藍鰭金槍魚肉成本為每磅1.9萬美元(1磅約合0.45千克),現在已降到每磅5000美元,但仍比野生藍鰭金槍魚售價昂貴許多。
據他透露,公司在降低成本方面已取得進展,培養的人造海鮮產品也已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農業部有關安全認證,預計5年內可以上市。
塞爾登對與中國開展人造合成海鮮領域合作充滿期待。“中國市場規模大,重視安全和穩定的食物供應鏈。目前‘無鰭食物’正在與上海一家公司探討合作,希望未來能與中國科學家對話,在人造海鮮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他說。
人造肉興起的背后是人類生活方式、飲食方式和消費方式的變革。今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客座評選人比爾·蓋茨撰文說:“下一代蛋白質不是為了讓肉更多,而是為了讓肉更好。它讓我們在不助長森林砍伐或甲烷排放的前提下,更好地供給這個人口不斷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世界,讓我們不用殺害任何動物就能享用漢堡。”
近日,美國人造肉公司“超越肉類(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上市首日股價收漲163%,成為今年以來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最大的公司。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目前有至少9家人造肉企業,全球共有26家。美國人造肉技術領先企業計劃在2019年年底之前推出商業產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農業部將在今年秋季完成對人造肉檢驗和標簽的有關規定。
不過人造肉能否端上餐桌還需市場檢驗。消費者對人造肉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食物的安全性和價格的合理性等,將是人造肉能否替代傳統肉類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