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全球分析發現,自上世紀中葉以來,捕撈海產品的漁船數量顯著增加,甚至遠高于一些科學家的假設。與此同時,船舶的發動機越來越強勁,擴大了它們的活動范圍,并能把更多的魚帶回港口。但研究人員警告說,隨著競爭加劇,魚類資源正在逐漸減少,尋找魚類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們說,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進而凸顯出在許多地方改善漁業管理的必要性。
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西雅圖市華盛頓大學漁業生物學家Ray Hilborn說:“這項新研究在理解全球漁業的本質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以往對全球捕魚船隊的研究通常依賴于政府間機構,比如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然而這些機構并沒有完整的記錄。在這項新研究中,澳大利亞霍巴特市塔斯馬尼亞大學漁業生態學家Reg Watson實驗室的研究生Yannick Rousseau,從大約100個國家收集了額外的數據,梳理了當地報告、國家注冊和科學論文。Rousseau分析了3類漁船的狀況——機動和非機動小型漁船,通常被稱為手工漁船,以及工業漁船,長度通常超過12米,可以航行到更遠的海域。
研究小組本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稱,1950年至2015年間,全球的漁船數量增加了1倍多,達到370萬艘。在亞洲,這個數字翻了四番。另一個重要趨勢是發動機的普及。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只有20%的漁船裝有馬達;到2015年,68%的漁船做到了這一點,其中大多數的馬力不足50千瓦,比如小型發動機或舷外發動機。
Rousseau與他的合著者將所有這些數據制成表格,進而發現小型船只的總發動機功率與工業船隊相當。Rousseau說,鑒于公眾和政界通常更關注大型漁船,“這是一個非常違反直覺的結果”。
盡管如此,加拿大圣約翰島紐芬蘭紀念大學研究小型漁業的政策專家Ratana Chuenpagdee警告說,僅僅因為一支小型船隊擁有和大型拖網漁船一樣的引擎動力,“并不能說明其會產生同樣的影響”。她指出,漁具的種類會對生態健康產生影響,同時政治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一個社區控制了漁業資源,當地的船隊可能會比來自其他地方的大船更有保護魚類資源的動力。
如今工業漁業中使用的巨大引擎使得船只能夠航行得更快、更遠,從而花更多時間在遙遠的水域捕魚,并將其儲存在冰柜中。“這些船只的殺傷力越來越大。”Watson說,“這真的讓比賽變得更加精彩。”
然而與上世紀50年代的漁船相比,同樣情況下,如今的全球捕魚量僅為當時的20%。這被稱為單位產量漁獲量,有時用海上日數來表示。這個標準是衡量魚類種群規模和責任管理的一個關鍵指標,它限制了漁船數量或防止其過度捕撈。
在過去20年里,這些措施穩定了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的魚類資源。在這些國家,政府監管機構收緊了漁業規定,同時相關補貼也增加了漁船退役的吸引力。但在東南亞、地中海和拉丁美洲卻并非如此。
情況可能正在變得更糟。以目前的速度,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將有100多萬艘漁船成為機動漁船,而其他漁船的發動機功率也將增加。更大船只組成的船隊將繼續進入其他國家的領海和公海。Watson指出,這些趨勢將使得魚類資源的可持續開發變得更加困難。“我們還沒有達到密集捕魚的頂峰。”
Watson說,許多發展中國家將需要幫助以改善它們的漁業管理水平,以及獲得更好的魚類資源信息。有關船只的新數據可能會有所幫助。在生物學家尚未評估魚類種群規模的地方,人們可以利用船隊信息估計當地魚類面臨的壓力。
Hilborn說,漁業科學家和海洋生態學家也將對新的數據感興趣,從而更好地了解全球情況。“這將是未來許多工作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