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 | 浙政發〔2012〕107號 |
---|---|---|---|
發布日期 | 2012-12-31 | 生效日期 | 2012-12-31 |
有效性狀態 | 廢止日期 | 暫無 | |
屬性 | 其他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zj.gov.cn/art/2013/2/4/art_12460_72944.html |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省的基本水情,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脆弱等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發〔2011〕1號)、《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國發〔2012〕3號)、《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浙委〔2011〕30 號)要求,現就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兩創”總戰略,緊緊圍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化浙江的奮斗目標,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以水資源有效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通過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提高能力、強化監管,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考核責任制,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保障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ǘ┗驹瓌t。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資源問題,保障飲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堅持人水和諧,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處理好水資源開發與保護關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協調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關系;堅持改革創新,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進管理方式和方法;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指導,注重制度實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ㄈ┲饕繕?。建立覆蓋全省各市、縣(市、區)的“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2015年末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29億立方米以內;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2015年末萬元GDP用水量控制在78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39立方米以內,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8以上;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到2015年末主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達標率提高到60%以上,縣城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全省有三分之一的市、縣(市、區)基本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節水型社會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監督管理體系,節水型社會基本建成,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用水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
1.嚴格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工業園區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編制、重大建設項目布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承載能力和防洪(潮)要求相適應,未通過水資源論證的有關規劃不得批準實施。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未依法通過水資源論證的建設項目,審批機關不予批準,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對違反規定的,一律責令停止。探索建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后評估制度。
2. 嚴格取用水總量控制管理。加快制訂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力爭2015年前,完成全省主要水系水量分配方案編制。實施流域和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確定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制訂年度用水計劃,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年度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建設項目新增取水。鼓勵各地通過節約用水、水權轉換、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等提高用水效率。
3.加大地下水管理力度。在地表水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需求時,建設項目自備取水設施禁止取用承壓地下水,限期封閉承壓地下水井 。嚴格執行杭嘉湖、甬臺溫地區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加大非法開采地下水行為的打擊力度。制訂和實施《浙江省地下水監測規劃》,加快建設全省地下水動態監測體系,實行地下水取用水總量控制和水位控制。
4.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嚴格規范取水許可審批管理,開展取水戶年度用水計劃管理。力爭到2015年,實現取水許可審批和發證率達100%,規模以上非農業取水戶計劃用水管理率達到90%,并逐步將公共用水大戶和大中型灌區納入計劃用水管理。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列入淘汰目錄的,或產品不符合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的取水項目,審批機關不予批準。
5.嚴格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修訂完善《浙江省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合理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擴大征收范圍。非居民用水戶在用水計劃范圍內用水的,按照規定的標準繳納水資源費或水費;超過計劃用水的,按照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繳納水資源費或水費。依法加強水資源費征收和使用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的征收范圍、對象、標準和程序征收,確保應收盡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減免、緩征或停征水資源費。水資源費實行??顚S茫饕糜谒Y源節約、保護和管理,嚴禁挪用。推進水權制度建設,積極探索水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有效途徑。
6.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h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水力發電、供水、航運等調度應當服從水資源統一調度。積極開展供水水源、城市水系、河湖連通、生態修復、突發事件處理等水資源調度,制訂水資源調度方案和調度計劃;針對抗旱應急、突發水污染等特殊情況,制訂應急調度方案。方案與計劃一經批準,有關人民政府和部門必須執行。對拒不執行經批準的水資源調度方案、調度計劃或應急調度預案,應追究相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的責任。
(二)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
1.全面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各級政府要切實履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責任,把節約用水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生產全過程,建立健全有利于節約用水的體制和機制。各項引水、調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設必須首先考慮節水要求。大力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服務業。水資源短缺、生態脆弱地區要嚴格控制城市規模過度擴張,限制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和高耗水服務業發展,遏制農業粗放用水。加強區域節水評估工作,實行水資源紅黃藍管理制度。在建設區域引調水項目前應先進行區域節水評估。
2.積極推進水價改革。積極推進水利工程原水價格改革,合理調整供水原水水價,促進水利工程良性運行。完善分類水價制度,逐步實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不含農業用水)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促進節約用水和產業結構調整。階梯式水價遞增部分和超計劃累進加價水費的收入繳入財政專戶,主要用于節水型社會建設、節水技術研究和推廣、節水設施改造和建設、水平衡測試、節水管理和獎勵等工作。
3.強化節水監督管理。建立取水戶實時監控名錄,抓好取水實時監控系統建設,對公共制水企業、自備取水大戶和限額以上的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戶實行強制性取水在線監控,對超過用水計劃及定額標準的用水單位依法核減取水量。到2013年末,全省實現對年取水量超過10萬立方米的非農業取水戶的取水進行實時監控管理。推進大中型灌區取水計量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新建、擴建和改建項目應制訂節水措施方案,保證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即“三同時”制度),對違反“三同時”制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開展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和工業企業水平衡測試工作,適時修訂完善《浙江省用水定額(試行)》。
4.加快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制訂節水強制性標準,逐步實行用水產品用水效率標識管理,公布有關節水型工藝、設備和產品名錄,建立市場準入機制,推進節水器具標準化建設和管理,禁止生產和銷售不符合節水強制性標準的產品。實施“百萬畝噴微灌工程”,加快灌區節水改造,擴大管道輸水和噴微灌面積。加強灌溉試驗工作,建立灌區墑情測報網絡,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加大對高耗水、高污染行業、重點企業節水技術改造。加快城鎮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損率,大力推廣使用生活節水器具。新建項目和公共設施應使用節水器具,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設備及產品。
5.鼓勵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制訂節水優惠政策措施,積極發展中水回用、海水淡化、分質供水、雨水利用等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加快分質供水和城市污水處理回用管網建設。水資源緊缺地區,新建大型公建設施及一定規模以上的住宅小區,應當配套建設中水回用設施和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加快節水示范工程建設,建立節水激勵機制,促進節水事業和節水產業發展。
?。ㄈ┙⑺δ軈^限制納污紅線。
1.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完善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加強水功能區動態監測,力爭到2015年實現全省重點水功能區水量、水質監測全覆蓋,建立重要流域和區域水質自動預警體系。各級政府要把限制排污總量作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減排工作的重要依據。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完善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查管理,加強入河排污口日常監管。對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考核不合格的地區,取水許可和入河排污口審批權限上收一級,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對現狀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或水功能區達標考核不合格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切實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大主要污染物減排力度,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
2.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建立飲用水源保護政府負責和部門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水功能區劃,科學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抓緊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完善飲用水源地標準和安全評估制度,公布重要飲用水源地名錄。加快推進城鄉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完善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體系,加快備用水源建設,完善備用水源地保護制度,制訂飲用水水源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加快實施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加強農村飲水工程長效管理。加強水庫水源地保護,推進“百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建設,開展飲用水源集水區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各級政府應當通過設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專項資金、財政轉移支付、區域協作等方式,建立健全飲用水水源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逐步加大對飲用水水源地的經濟補償力度,促進飲用水水源地和其他地區的協調發展。
3.推進水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嚴禁建設項目非法占用河湖(庫)水域,實行占補平衡,維持一定的水面率、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充分考慮基本生態用水需求,維護河湖生態健康。組織編制和實施重要區域和流域的水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加強對重要生態保護區、江河源頭區、水源涵養區、流域重要河道和濕地的水生態保護和修復。研究建立生態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重要河湖的健康評價,建立健全水生態補償機制。
?。ㄋ模┤嫱七M節水型社會建設。
1.啟動節水型社會標準化建設。在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的基礎上,從2012年起,分批啟動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化市、縣(市、區)建設。到201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市、縣(市、區)基本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2020年全省三分之二市、縣(市、區)達到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全省節水型社會建設基本形成。節水型社會建設標準化市、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按照制度完備、設施完善、用水高效、生態良好、持續發展的要求,制訂和落實任務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2.積極開展節水型載體建設。制訂節水型載體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建設一批節水型示范灌區、企業、學校、社區等。到2015年,全省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50萬畝,創建節水型示范灌區55個。加強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積極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和水平衡測試工作,到2015年,全省重點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規模以上)達到65%。加強城鎮生活節水,到2015年,全省城市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90%。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責任主體,政府主要領導對本地區水資源管理和飲用水源保護工作負總責,要把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逐級落實責任,并實行嚴格問責制。我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辦法和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指標體系由省水利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研究制訂,報省政府批準后實施。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根據上級下達的各項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逐年確定年度目標和任務,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ǘ﹪栏衤鋵嵷熑?。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具體組織考核實施工作,對各市落實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年度評估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對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生態保護財政轉移支付、水利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對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力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部門,可酌情采取約談、通報批評等形式進行督促。省水利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的具體工作。省發改委負責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的相關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牽頭推進全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參與推進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節水“三同時”制度和流域水量分配工作。省經信委負責推進工業領域節約用水工作,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改造,會同省水利廳督促工業企業落實節水設施。省建設廳負責城市節水各項工作的落實,會同省水利廳開展有關中水回用、分質供水等節水項目建設。省財政廳負責落實有關財政扶持資金,會同省水利廳制訂有關鼓勵節水的財政政策,監督資金使用管理。省環保廳負責督促地方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嚴格控制水污染排放,會同省水利廳加強入河排污口的設置審批管理。省物價局負責建立完善節水水價機制,配合省法制辦修訂完善《浙江省水資源費用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征收范圍和征收標準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工作。
?。ㄈ┙∪O控體系。加強全省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加快推進水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省市縣水資源監控管理平臺,健全省市縣水資源監測網絡。制訂取水計量設施標準,加強取水戶取用水計量監控設施建設,完善重要水功能區、飲用水源地、重要引調水沿線、江河控制斷面的水質水量在線監測網絡建設,加快地下水動態監測網絡建設和跨行政交接斷面的水質水量監測能力建設,提高應急機動監測能力,進一步完善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管理相適應的監控體系。建立規范的水資源管理統計制度,加強水資源公報等水資源信息發布,強化公共監督。
(四)完善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切實加強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建立各方參與、民主協商、共同決策、分工負責的流域議事協調管理機制,統籌協調上下游產業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保護有關事宜。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
?。ㄎ澹┘哟筚Y金投入。各地要拓寬投資渠道,建立長效、穩定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不斷加大公共財政對水資源管理的投入,保障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的工作經費。重點加強對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水資源監測、節水改造和技術推廣應用、水庫水源保護建設、地下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管理裝備以及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分質供水等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工程等工作的支持。
?。┨嵘芾砟芰Α8鞯匾訌娝Y源管理隊伍建設,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明確落實水資源監督管理和節約用水管理責任,培養、引進和用好水資源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構建水資源管理創新團隊。加強培訓教育,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打擊各類涉水違法行為,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秩序。
?。ㄆ撸┩晟普邫C制。研究制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配套政策性文件,完善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費征收和使用管理、地下水管理和保護、節約用水、水資源保護等相關法規,保障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
?。ò耍┘哟笮麄髁Χ?。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水資源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水憂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將水情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體系,納入黨校和行政學院教育內容,作為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公益性宣傳。積極完善公眾參與機制,通過聽證、公開征求意見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建立公眾參與的管理和監督制度。對在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