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糧食主產區調研發現,近兩年,隨著糧價市場化改革不斷加快,東北玉米深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去庫存力度空前。
2016年國家取消東北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記者調研了解到,2017年后,東北玉米深加工項目呈擴張態勢,有的已投產,有的仍在建設和計劃建設中。
記者綜合多方面信息了解到,2017年東北四省區的淀粉、乙醇等企業的玉米深加工能力接近4000萬噸,2018年將達到4600萬噸,預計2020年達到6000萬噸。
在黑龍江省青岡縣龍鳳玉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這個企業通過現代化工藝將玉米深加工成玉米淀粉、玉米胚芽油、蛋白粉、蛋白飼料和淀粉糖等多種產品,把玉米這一主要農產品多重利用,吃干榨凈。
青岡縣又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個年可加工玉米100萬噸的玉米綜合深加工項目,這個企業的投產使青岡縣玉米年加工能力提升到220萬噸。
青岡縣只是一個縮影。2016年,東北地區抓住國家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契機,大力推進玉米深加工項目達產達效。吉林白城近年引進了較多畜牧業企業和玉米深加工企業,大量消耗本地玉米。如2018年10月投產、年產300萬噸的梅花集團玉米深加工項目,雛鷹集團和牧原集團分別上馬400萬頭、200萬頭的生豬養殖項目等。
中央儲備糧白城洮北直屬庫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群分析稱,隨著梅花集團玉米深加工項目投產,本地玉米將難以滿足其生產需求,糧食銷售將非常激烈。另外,乙醇汽油將大面積推廣等因素,都可能拉動玉米價格上漲。
記者從黑龍江省糧食局獲悉,近三年黑龍江省累計新增玉米深加工能力1000萬噸以上,2018年全省玉米深加工能力累計將達到2000萬噸。去年上半年,黑龍江玉米深加工企業運行良好,實際加工量583萬噸,同比增加109萬噸,增幅23%。
黑龍江省糧食局調控處副調研員尹延濤說,玉米深加工項目靠近糧源地,有利于減少運輸成本,一方面提高了東北玉米就地轉化能力,增加了農民賣糧渠道,另一方面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增加地方稅收。
東北玉米就地轉化增加,外運量將減少。東北玉米外銷一般通過鐵路或公路,到遼寧港口下海,運往華北、南方。專家指出,玉米外運至南方減少,可能會加大南方對進口玉米替代品的依賴。我國對玉米進口實行配額,在東北就地轉化能力提升背景下,南方企業可能會增加對高粱、DDGS(酒精蛋白飼料)等玉米替代品的進口,并且我國玉米深加工行業有可能迎來“洗牌”。
大連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是遼寧的國家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的指定市場,負責拍賣臨儲玉米,買方可到賣方糧庫查驗糧食后,再下單確定交易意向,賣方見到提貨單后一般要在兩個月內出庫。大連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總經理李興剛介紹,去年4月至9月,東北四省區共拍賣臨儲玉米7100多萬噸,是歷年最高的,其中遼寧拍賣685萬噸,內蒙古1100多萬噸,吉林2000多萬噸,黑龍江3000多萬噸。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黑龍江省糧食部門了解到,去年以來,黑龍江省玉米去庫存力度空前。去庫存力度加大,主要原因是國家改變了以往“順價銷售”原則,確定的銷售底價更加貼近市場行情;對玉米品種實行區別定價,啟動銷售時間同比有所提前,并適當放寬競拍企業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