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庫爾勒香梨產量達60多萬噸,而打著庫爾勒香梨旗號銷售的卻有390多萬噸。”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之“地理標志保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專題論壇上,新疆巴州庫爾勒香梨協會會長盛振明痛訴假冒偽劣之苦。
據盛振明介紹,庫爾勒香梨協會成立之初,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打假維權。“區域公共品牌集體商標很容易被‘搭車蹭光’,導致假冒偽劣盛行。我們發現,地理標志是保護老百姓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前,我國共有3個部門負責地理標志產品的認定,其中,原質檢總局授予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1192個,原農業部授予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有2594個,原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有4867件,這些地理標志的認定和保護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漳平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李享說,自“漳平水仙”地理標志商標成功申請注冊以來,漳平水仙茶產業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不僅產品價格提高了3倍,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近5倍。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副區長唐凱說,“知名地域+地理標志產品”在當地形成了雙向促進的效果,地理標志產品“馬莊香包”僅在2018年就實現了1200萬元的產值,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從統計數據上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能夠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幫助農民創收。原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副主任姚坤說,地理標志產業是一艘大船,地理標志注冊人是船長,地理標志生產者是水手,地理標志文化是動力,商標法是倚天之劍,“一號文件”是東風。地理標志產業這艘大船,在船長的帶領下,在水手的努力下,在地理標志文化的推動下,在商標法的庇護下,在政府精準扶貧措施的實施下,在中央“一號文件”東風的吹拂下,載著億萬農民駛上致富的幸福彼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提出,當前我國地理標志相關產值已經超過了一萬億元,成為不少地方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實施精準脫貧的主要途徑之一,要求扎實做好原產地地理標志工作,助推區域特色經濟發展。
北京國立食品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劉崇森表示,地理標志產品是一種獨立的知識產權,是質量與品牌的象征,地理標志產品作為國家對消費者的一種承諾和擔保,具有品牌公信力和認知度。
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常務副總經理于立彪說,中國農業已經進入了品牌化的新時代,品牌化是地理標志產品重新塑造品質和整體形象的重要途徑,這也是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保護處處長王琛說,我國自1985年加入巴黎公約以來就承擔起保護成員國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名稱的業務,2008年,我國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將地理標志作為特定領域知識產權,強調完善地理標志保護制度,推動地理標志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應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23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為全面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奠定了良好的體制機制基礎。
據王琛透露,國家知識產權局未來將研究起草地理標志保護行政法規的可行性,提高行政的立法層級;制定地理標志審查指南和工作指引,實現統一受理渠道,統一審查標準,統一發布公告,統一專用標志和統一保護監管;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的標準化體系,擬定地理標志侵權判定標準,并提升地理標志保護水平、健全保護的工作體系,推動地理標志嚴格保護成為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