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這個流言以時間長、信者眾、傳播廣、變種多位列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網上流傳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堿性體質易生男孩、堿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之類的文章。這些說法當中,哪些是謠言呢?
首先,食物的確是可以按其所含化學元素分為兩類,成酸性食物和成堿性食物。簡稱為酸性食品和堿性食品。
蔬菜和水果中,因為硫、磷、氯含量低,鉀、鈣、鎂相對多,所以它們代謝之后,以金屬陽離子為主,有利于平衡血液和尿液中的酸性物質,因此稱為成堿性食品。成堿性、成酸性是說到了人體內之后,代謝終產物是酸性還是堿性,和這種蔬菜味道是酸還是堿,用pH值試紙測試是酸還是堿,一點關系都沒有。比如番茄和橙子是酸味的,但它們屬于成堿性食品。魚肉蛋類,以及精白米、白面粉都是成酸性食物。如果一種食物中成酸性元素和成堿性元素的數量相當,它就是中性的,比如牛奶。
長期大量吃魚肉蛋類等成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薯類吃得少,身體的酸負荷就會過大,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這樣的飲食,還會增加乳腺癌、腸癌等疾病的風險。反過來,太多蔬果、太少蛋白質食物也是不行的,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也會營養不良,甚至死亡。所以,沒有必要神化成堿性食品。
成酸性和成堿性食物并不需要每天精確平衡,只要能在一段時間內總體上基本平衡即可。
不過,這和體液偏酸、身體變酸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體體液酸堿度長期保持弱堿性,pH值在7.35~7.45之間,波動過大會導致生命危險。所以,健康人的身體具有強大的酸堿平衡能力。吃進來的食物化學元素平衡如何,并不是血液酸堿性的決定因素。
健康人體的血液有強大的緩沖能力,血液是不會因為吃某種食物或保健品而變酸、變堿的。
所以,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之類說法,是謠言。吃堿性食物就能讓血液恢復堿性,甚至包治百病,也是謠言。堿性保健品不能代替健康飲食,吃營養平衡的飲食,無需花高價購買堿性保健品。同樣,生男生女也不取決于母親所吃食物的酸堿性。
那么,為什么十幾年來這些謠言傳播這么廣,甚至很多人深信不疑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利益的推動。一些號稱堿性水、堿性保健品的產品大力推動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堿性食品包治百病的概念,他們的宣傳力度,比科普力度強大。由于利益的驅動,科學謠言插上了翅膀。
最關鍵的均衡飲食,您做到了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人們平均每天吃200~350克水果,300~500克蔬菜,40~75克純肉,40~75克去骨魚蝦,一個蛋,一杯牛奶。主食還要有1/3到1/2的雜糧薯類。
最近新聞中說到,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和彈性素食這三種食物結構又位列健康飲食前三名。它們和我們的膳食指南大同而小異,都鼓勵多吃蔬菜,適量水果,多吃全谷雜豆。
按這樣的食物比例,各種營養元素能自然達到平衡,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和癌癥,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菩攀称放c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