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丁香_成人国产精品_小鲍狗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新聞 > 國內

福建省內部分海域發現赤潮 市民選購食用海鮮需謹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5-28 10:54:27 來源:互聯網

   泉州網5月28日訊 近日,福建羅源灣、黃岐半島、平潭蘇澳、湄洲島、惠安大港灣等部分海域相繼發現赤潮。截至昨日18時,赤潮影響海域除平潭、連江部分養殖網箱發生魚類死亡外,其他海域未發現養殖生物死亡情況。赤潮高發期,為確保食品安全,廣大市民應提高警惕,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等海產品。

 

  據悉,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把它稱為“有害藻類”,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分有毒和無毒赤潮,有毒赤潮的赤潮生物會分泌赤潮毒素,其中麻痹性貝毒是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類毒素。當有毒赤潮爆發的時候,海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毒海藻,貝類(貽貝、牡蠣等)、螺類等攝食該類有毒海藻,會在體內富集更多的海藻毒素,其中織紋螺尤其容易富集海藻毒素,所以毒性也最高。若人們食用了在有毒赤潮期間捕獲的貝類、螺類,中毒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據了解,貝類海藻毒素在高溫和酸性環境中穩定,通常的烹調方法不能使其破壞,人進食后,可能發生唇、舌、指尖、腿、頸麻木,運動失調等食物中毒癥狀,潛伏期一般為數分鐘至數小時。需要提醒的是,市民千萬不要自行采食野外貝類,購買貝類(如牡蠣、青蛤)等水產品時,應選擇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貝類要煮熟后方可進食,盡可能避免一次性食用大量貝類,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貝類食品烹調后及時食用,剩余部分密封冷藏。

 

  此外,若進食貝類海產品后,短時間內出現唇、舌麻痹及肌體無力、頭痛和暈眩等癥狀,請及時前往鄰近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將飲食史告訴醫生。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