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中國遠洋漁業協會、上海海洋大學主辦的中國遠洋魷釣發展3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市召開。座談會以“遠洋魷釣漁業與科技發展”為主題,回顧了中國遠洋魷釣砥礪前行的30年,歷數其中的科技創新與發展,展望行業發展的未來前景。
中國遠洋魷釣漁業創始人、魷釣技術組原負責人王堯耕教授,遠洋漁業協會相關領導,歷經遠洋魷釣漁業科技團隊成長的兩任上海海洋大學校長樂美龍、周應祺,以魷釣漁業為優勢產業的地方代表,魷釣漁業龍頭企業代表,中國魷釣技術組負責人、上海海洋大學陳新軍教授及其團隊參加了會議。
據了解,大洋性魷魚占世界遠洋漁業總產量的1/4,被世界糧農組織(FAO)確定為最具持續開發潛力的三個海洋漁業種類之一,也因此為世界各國競爭開發。
從1989年至今,中國遠洋魷釣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產量最高、技術最強的遠洋魷釣漁業國家。遠洋魷釣30年的發展,拓展了遠洋漁業作業方式,改變了傳統遠洋漁業的生產結構;提高了遠洋漁業效益,使一批國有海洋捕撈公司增產創收,擺脫困境。如今,遠洋魷釣已經成為我國遠洋漁業支柱產業,作業漁船和捕撈產量分別約占總量的1/4和1/3。在大洋性魷魚資源國際性競爭與開發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報告,發出了越來越強大的中國聲音。到2018年,累計魷魚捕撈產量700萬噸,產值近1000億元。
陳新軍表示,魷釣漁業最大的特點在于緊密型產學研合作模式,魷釣技術組與一線企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最新的魷釣技術廣泛應用于全國所有50多家遠洋魷釣企業、600多艘魷釣船,先進技術在第一時間轉化為公海作業的先進生產力,并在不斷增加的產量中得到驗證。2009年始,我國遠洋魷釣產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公海魷釣產量的50-70%。
據介紹,上海海洋大學遠洋魷釣漁業研究團隊本著“人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持續開展大洋性魷魚的科研生產研究,取得以三大科技成果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重要學術和應用成果,奠定了我國在大洋性頭足類資源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
團隊開發大洋性魷魚新漁場發現與資源認知新技術,在全球發現了4個魷魚新漁場,占現有世界魷魚漁場的三分之一。開展基于棲息地的魷魚新漁場分布分析和實踐,完成了全球9個海域30年魷魚資源調查分布圖,創建魷魚棲息地模型,魷魚資源分布預測圖。創造性地研發基于硬組織履歷揭示,探索魷魚生活史特性新技術,發現預測新技術。
開發大洋性魷魚資源生態高效開發綜合新技術,形成了生態高效捕撈魷魚的新技術體系。創建準實時漁場環境信息保障新技術,實現全球大洋魷魚漁場環境產品的無縫覆蓋,自主開發集多功能的魷魚漁情近實時預報系統為魷釣船及時到達、精準捕撈提供信息支撐。集成創新生態高效釣捕魷魚新技術,創建燈光配置模型,優化誘集與釣捕技術,改進釣具,優化作業技術,實現不同釣具優化組合。
開發大洋性魷魚資源評估與支撐國際管理新技術,為國際漁業組織提供資源評估與管理的中國報告。創建魷魚資源補充量預測新技術,解決了年度生產安排盲目,魷魚資源無法可持續開發的問題。創新魷魚資源評估與管理新技術,結合環境因子提出資源豐度標準化新方法,解決了資源量的估算的問題,為科學管理提供具體措施。
對于遠洋魷釣漁業的未來10年的發展,陳新軍認為,還要繼續“科學找魚”,增強魷魚資源認知能力,進一步深入掌握魷魚生活史過程,不斷努力開發新漁場,為國家藍色糧倉建設貢獻力量。同時,要通過遙感等技術,進行精細化預測,結合集魚燈優化等手段,增強魷魚資源開發能力,進一步實現“高效捕魚”。更加重要的是,要不斷增強魷魚資源掌控能力,進行更加精準的資源評估與預測,并以此為基礎發布國際魷魚指數,掌握魷釣行業的優勢話語權,為負責任的遠洋魷釣捕撈強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在世界魷釣漁業發展中體現中國的“大國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