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6月26日,龍泉一鐵路建筑工地的14名工人因誤食毒蘑菇被緊急送醫。為此,市疾控中心發布預警提示,我市今年已報告兩起由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夏季是誤食高發期,對于野生蘑菇,市民請勿采摘、買賣和食用。
吃了野生蘑菇,14名鐵路工人進了醫院
經龍泉市疾控中心調查,26日中毒的患者均為龍泉市小白岸村(楊梅嶺隧道)一鐵路建筑工地的工人。該工地共有25名工人,當天晚飯,這25人分為兩桌用餐,兩桌食用的菜品均由同一廚師燒制的紅燒魚和韭菜炒蛋,但其中一桌另有自己采制的蘑菇。
有蘑菇一桌的15人中,有14人食用了蘑菇。據最先發病的蔣師傅講述,蘑菇是他和工友在附近山上采摘的,當晚他吃了數片后就覺得有點惡心,遂停止食用。飯后大約半小時,他開始劇烈嘔吐。隨后,其他13名食用了蘑菇的工友也開始嘔吐,只有1人因未食用蘑菇而躲過一劫。
事發后,14名工人被緊急送到了龍泉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同時,龍泉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立即將剩余的毒蘑菇圖片發送到麗水市疾控中心,后經專家鑒定,這種蘑菇為“日本紅菇”,確系一種有毒蘑菇,人食用后主要會引起胃腸炎癥,如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所幸14名工人食用量少,而且送醫及時。目前,除4人還在住院治療外,其余10人經輸液治療后均已好轉出院。
全市至少有170種有毒菌,蘑菇中毒尚無特效藥
蘑菇中毒危害很大,那么,咱們麗水到底有多少種毒蘑菇?誤食后又該怎么辦?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專門采訪了市農業局的推廣研究員顧新偉,他對大型菌類有近20年的深入研究,去年,他和同事歷時5年編寫的《中國毒蕈圖鑒》正式出版。
顧新偉介紹,通過5年的深入研究,他們了解到,全市已知的大型真菌共有1014種,而有毒的菌類至少有170種。
“夏季里,尤其在雨后,由于濕度和溫度適宜,大型真菌的生長速度很快,種類也很多。其中不乏外形美麗或者與我們日常吃的那些可食用菌類相似的品種。”顧新偉告訴記者,夏季是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高發時期,每年的夏天都會有不少中毒者及其家屬或醫務人員向他咨詢毒蘑菇的相關知識。今年,由于前期雨量充沛,預計會是野生蘑菇生長的“大年”,因此要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由于毒蘑菇內的毒素物質極其復雜,而目前對有毒菌類的研究還比較有限,所以現在并沒有解毒的特效藥。
顧新偉說,毒蘑菇內所含的毒素種類、含量,會因季節、生態環境而變化,新鮮的毒蘑菇中,毒素含量非常高,這些毒素會對人體組織器官造成極大的損害,嚴重時,會造成人體器官的各功能衰竭,從而導致死亡。
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怎么辦?顧新偉介紹,誤食有毒菌類后,出現身體不適時,首先要催吐,用硬質東西刺激喉部,以吐盡為宜,或食用瀉藥致腹瀉。做完這些工作后,應盡早到醫院診斷治療,通過洗胃等方式,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
“如果不是專門研究菌類的人,是很難判斷野生蘑菇有沒有毒的。所以,對于野生蘑菇,最好都不要采摘食用。”顧新偉最后說道。
新聞+
蘑菇中毒后的癥狀在臨床上可分為五種類型:
胃腸型:潛伏期為30分鐘至6小時,有惡心、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
神經精神型:潛伏期10分鐘至2小時,除胃腸炎癥狀外,尚有流涎、流淚,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等。
溶血型:潛伏期為6至12小時,可出現急性貧血、黃疸、肝脾腫大。
臟器損害型:潛伏期10至24小時,臨床上分潛伏期、胃腸期、假愈期、內臟損害期和恢復期。應特別注意假愈期,此時病人無任何癥狀,但毒素正向肝腎內臟侵犯,病情惡化較快,可導致死亡。
光過敏性皮炎型:潛伏期約24小時,與光接觸部位皮膚腫脹,指尖劇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腫脹外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