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廣人在小劉固農場的蔬菜大棚內整理西紅柿的掛繩。新華社記者張浩然攝 “請把我的墳墓準備好,我要死在這里。”這是川崎廣人飛回中國、見到李衛說的第一句話。 李衛是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小劉固農場的主人。聽到這句話,她被川崎的決心感動了。 小劉固農場位于黃河灘區,附近隆起的黃河大堤不見盡頭。 今年72歲的川崎來自農業和漁業較為發達的日本巖手縣。目前,他在中國擁有27萬的微博粉絲,而在4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300。正是通過微博,不少中國人第一次聽說了川崎,并逐漸了解“堆肥”“循環農業”背后的故事。 川崎在大學學的是農業經濟,后留學印度尼西亞取得碩士學位。從農業研究所辭職后,他長期在日本一家涉農消費合作社工作。退休后,他于2009年受邀在青島農業大學工作一年。 在青島的那一年,他吃驚地發現,中國很多農村的家畜糞便未經處理就被撒到田里,甚至丟棄到河溝,造成污染。此外,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板結,影響了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 他終于找到了發揮余熱的地方,決心在中國推廣循環農業。“白求恩是為了中國的醫療,我是為了中國的農業。” “最初跟愛人說要來中國工作,她還以為我不愛她了。”川崎廣人笑著說。 2013年,67歲的他背著30多公斤的行李開始在中國尋找開啟循環農業夢的農場。從甘肅一路東行,知音難覓,直到因朋友介紹來到李衛的農場。 曾是報社記者的李衛,從父親李敬齋手里接過養豬場后,便試著將其轉型為有機農產品種植農場,她的投資不小卻老打不開市場。 “我和川崎的想法都是做循環農業,但之前我只知道循環,沒想到深加工。但川崎讓我把小麥打成面粉、壓成面條出售,把我的思路打開了。”李衛說,按照川崎的方法施肥后,農場的小麥長勢十分喜人。 川崎愿意扎根在為他雪中送炭的農場,但由于目前堆肥成本高、使用不便,一開始推廣并沒有想象中順利,還因生活差異遇到不少難題。 頭一個就是語言。學中文時川崎已經63歲了。小劉固村村民李海濤笑著說:“剛來時是冬天,有次他給了我一張紙條,寫的是‘你帶我去洗澡’,我就帶他去縣里了,他喜歡泡澡。” 2015年冬,一場暴雪壓塌了35座大棚,損失慘重。川崎發出的求助微博,幫助農場幾天時間賣出近7萬元農產品,這些不用農藥和化肥種出來的產品得到很多好評。 因禍得福,農場經營的淘寶店的收益也開始明顯上升。曾瀕臨破產的農場,因為川崎,逐漸有了起色。 但川崎知道,推廣循環農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農場開始組織面向全國的培訓,也開始和日本的農企合作,培養年輕農人。 今年剛從河南師范大學畢業的劉炎說:“明年我準備去日本的農企學習兩年。” 而18歲的旦正加和19歲的拉毛加這兩個藏族小伙兒,正跟著川崎在堆肥廠和蔬菜大棚學習。如今,一大早,川崎便鉆進大棚,為西紅柿剪枝、整理掛繩,而他招來的年輕人則在一旁幫忙。 時值寒冬,農場的麥田里冷風刺骨,大棚內則溫暖如春。1500多粒來自日本的西紅柿種子“麗夏”,正在育苗盤里吸取養分,預備著破土而出。 |